
大河网讯 “着力赓续中华文脉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”两年前,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循着这一方向叩问“何以中国”,二里头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如星火般耀眼: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、中轴线宫殿建筑群,还出土了最早的龙图腾与青铜礼乐器群……而这束穿透三千多年历史的文明曙光,不仅照亮了历史的深处,也温暖了许多与之紧密相连的生命。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高级技师王丛苗的故事,正是这束光下的动人缩影。结缘:“我在二里头,种地也考古”“这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个文物。”初见王丛苗,是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里,刚从办公室出来的她,指尖还带着些淡淡的铅笔灰。在一面陈列着满是陶器的展墙前,她驻足打开了话匣子,“从扛锄头到拿洛阳铲,我在二里头,种地也考古”。

王丛苗在介绍二里头出土的文物。从农村姑娘,到参与发掘“华夏第一龙”的绘图专家,王丛苗的人生如何与“最早的王都”紧紧相连?1983年,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向遗址所在的3个村子招收考古技师,辅助发掘工作。第三次高考失利的王丛苗看到了人生转机,“那时候觉得能和这些考古队的文化人一起工作,也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”。彼时这个连“文化层”与“生土层”都分不清的瘦弱姑娘并不被看好,“白天,我跟着队伍钻探、清理。晚上就自学绘图技术,硬是凭着肯吃苦的劲头留在了考古队”。“需要我学什么,我就学什么,需要我做什么,我就努力把它做好,先学后做。”起初,干惯农活的王丛苗总是使出浑身劲儿,拿起洛阳铲“噌噌噌”往下挖,手磨破、肩累酸,这份诚意打动了考古队领导。

王丛苗在考古现场。简单培训后,一把手铲、一把铁锨,王丛苗拿着最简单的工具上了岗,负责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和文物绘图工作,她说:“考古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。每天挖土、识土、绘图都要小心翼翼,处理文物、遗迹表面的泥土也不能喘大气。”“我能吃苦、有韧劲,加上对历史感兴趣,就一头扎进这份事业了。”同一批加入考古队的10个人大多离开,王丛苗选择留了下来。在每一个考古现场,王丛苗也都来得早、走得晚,因为她明白,“起点低,更要加倍努力”。坚守:1.6万多幅绘图绘出文物“标准照”“考古绘图是给文物‘拍摄’‘标准照’,容不得一点马虎,否则会造成研究者的误判,引发一系列问题。”王丛苗总把这话挂在嘴边,她告诉记者,三维扫描、全站仪等现代仪器和技术在考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,一些遗迹图可以通过电脑绘制,但绝大多数考古器物图,至今仍需要手工绘制。

王丛苗工作照。“刚开始画不准,我就每天观摩、琢磨,再反复地练,熟能生巧。”1986年,王丛苗去北京参加培训学习考古绘图。回来后,她在库房的窗边放了一张桌子,桌子上放上工具、台灯,把库房里的陶器挨个画了个遍。渐渐地,王丛苗不仅可以用手中的笔生动展现文物的形状、大小、纹饰等,还练就了看一眼陶片就知道是哪个时期的文物的本领。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:2002年,考古队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一座早期大型建筑3号基址的院内发现成组贵族墓。作为主力绘图师的王丛苗,每天都要和清理进度赛跑。墓葬的清理发掘一般是一层一层向下进行的。当时,每清理完一层,王丛苗都要第一时间动笔记录墓葬面貌、文物信息。为了不耽误清理发掘进度,经常是同事们都去吃饭了,她独自一人留下绘图,等同事们吃完饭图已经绘好,大家又可以继续向下清理。“其中有一座布满绿松石片的高规格墓葬,我们连续发掘了一个礼拜,白天清理、照相、画图,晚上大家轮流值班看守,直到墓葬被整体提取送往北京,‘华夏第一龙’得以顺利问世。”王丛苗在4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,参与发掘的遗迹有数百处,发表考古绘图1.6万多幅,致力于将二里头的“中国之最”呈现给世界。

由王丛苗绘制的文物图案。在王丛苗眼中,她与二里头这道“文明曙光”从来不是守护与被守护的单向关系,而是更深刻的联结:文明滋养了她的人生,她则让文明的火种在新时代继续燃烧。传承:带着孩子在二里头遗址“上大学”“40多年来我学了很多东西,相当于在二里头遗址上了‘考古大学’。”王丛苗的笑容里充满自信,这份坚守的背后,是她与家人在四十余载岁月中的相互扶持与共同成长。由于常年在工地奔波,王丛苗只能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带在身边,一同走进考古现场。王丛苗没讲过“敬业”“奉献”这类辞藻,但孩子们见过她为田野挖掘蹲到腿麻,见过她为赶进度啃凉馍,见过她为补画细节熬红的眼,“我没刻意教他们什么大道理,但在二里头,他们看到了考古前辈们如何在一铲一绘中还原历史,如何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,和我在二里头遗址‘上大学’一样,考古现场的熏陶也成为孩子们特殊的‘课堂’”。王丛苗的两个孩子不仅在考古队理解了历史的厚重,更从母亲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学会了责任与专注。如今,两个孩子都学业有成,考上了博士,用实际行动延续着母亲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,她的家庭还获评了第三届“全国文明家庭”。2018年,王丛苗当选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,为2021年的全省两会带去了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。去年,当选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的王丛苗,开始利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更便捷高效的AI和PS软件绘图方法。看着王丛苗手上磨起的老茧,记者忍不住问:“为什么不停下来,享受一下退休后的清闲?”王丛苗摩挲着双手,神情激动地说:“我知道这片土地里藏着咱们中国人的根,我守着它,年轻人们接着守着它,才能讲述好中华文明探源的故事。”(董蕾)举报/反馈
淘配网app下载安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